1月10日,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红木棉”教育关爱团和“乡村振兴·大候鸟”教育关爱实践团赴玉林市兴业县宽畅村村委及宽畅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浓墨贺岁,迎新送福
随着春节的临近,新春的气息愈发浓厚,“红木棉”教育关爱团的志愿者们带着红纸与墨香,走进了宽畅村村委广场。一副副饱含新春祝福的春联在他们笔下一气呵成,“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对仗工整的词句寄托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一个个苍穹有劲的“福”字,更是传递着浓浓的年味儿。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墨香四溢。随着志愿者们手中的笔灵活舞动,一副副充满喜气的春联跃然纸上,引得村民们纷纷围聚四周,纷纷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对联和“福”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剪纸传情,共贺佳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为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大候鸟”教育关爱实践团队走进宽畅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让孩子们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长民族团结知识。
孩子们对剪纸这一传统艺术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热情,他们认真观察、学习,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尝试。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拿起红纸和剪刀,跟着志愿者的步骤先起稿、勾勒轮廓,再沿着轮廓小心剪开,让手中的红纸纷纷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红石榴”。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让民族团结的理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粘土盘蛇,共庆时光
紧接着,志愿者们又带领孩子开展了粘土制作活动。志愿者揉揉捏捏,精美的粘土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五彩斑斓的粘土,开始动手尝试。他们紧跟着志愿者的步骤,将五彩斑斓的粘土揉软、搓圆、压扁,逐步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小蛇”形状,有的蜿蜒盘旋,有的俏皮可爱,蕴含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多彩习俗,共话新春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它代表着新的开始,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当提及春节,孩子们纯真的眼眸中瞬间闪烁起喜悦的光芒,迫不及待地齐声高呼对春节的喜爱。从古老传说中“年兽”的神秘传说,到历代传承的守岁习俗,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在春节习俗快问快答环节,孩子们踊跃参与,小小的活动室里弥漫着温馨与欢乐。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宽畅村村民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收获了高度评价。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将继续以“红木棉”教育关爱团与“乡村振兴·大候鸟”教育关爱实践团等团队为依托,积极探索教育服务基层的新路径、新办法、新作为,为乡村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摄影:教育科学学院)